又是一年月圆时,苏州戏曲博物馆举办了“我是说书小先生”评弹公益课和“月到姑苏圆”苏州灯彩亲子手作体验活动,带领青少年一起跨越时光,品味属于苏州的中秋古韵。
- “我是说书小先生”评弹公益体验课
9月10日欣逢中秋佳节,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举办“我们的节日”之中秋节——博物馆里“赏中秋”评弹公益体验课,15位同学走进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,化身说书小先生,在《白蛇传·赏中秋》的优美曲调中感受中秋之美。
活动中,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博物馆,了解苏州评弹艺术特色和发展历史,“状元桌”、“茶博士”等名称背后的故事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。随后来自江苏省评弹团优秀青年演员刘子叶老师为同学们授课,通过教唱《白蛇传·赏中秋》节选,让更多同学参与到学习苏州话的过程中,加深对于评弹艺术的认识,拉近与传统文化的距离。
弹词选曲《赏中秋》是长篇弹词《白蛇传》中的著名唱段,讲述了许仙与白娘子中秋佳节在苏州山塘街游河时的场景,虽篇幅不长,但词曲俱佳,是极具代表性的弹词佳作。同学们换上长衫、旗袍,抱起三弦、琵琶,坐上书台,在民国风格的“吴苑深处”书场里变身说书人,在弦索声声中探索评弹文化和那一份独属苏州的“半日偷闲酒一尊”的惬意悠闲。
活动结束后收到家长们的热情反馈,我们将在后续开展系列教唱活动,让更多孩子有机会走进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,走近苏州评弹。
- “月到姑苏圆”苏州灯彩手作体验
9月11日上午,“我们的节日”系列活动之中秋节——“月到姑苏圆”苏州灯彩制作活动在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举办,22组亲子家庭通过“成长苏州”平台报名参加。本次活动邀请苏州灯彩第三代传承人汪丽秋老师,为大家讲述苏州灯彩的故事,并现场指导青少年制作一盏属于自己的苏灯。
苏州灯彩制作技艺于2008年6月被国务院、文化部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。苏州灯彩史称“苏灯”, 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。2021年,《天工苏作》纪录片中撷选了具有代表性的苏州传统工艺,并以非遗传承人的视角,讲述了这些手艺的前世今生,“苏州灯彩”位列其中。
了解苏州灯彩的历史之后,老师开始教同学们裱糊灯布,看似简单的步骤,却有很多制作技巧。裱糊讲究“平”、“紧”、“挺”,在老师和家长的协助下,同学们完成了一盏盏属于自己的苏州灯彩。
本次活动引导同学们感受了传统非遗文化的多彩魅力,让大家对地方传统民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,也增进了亲子间的交流和情感。